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按照《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的通知》(國衛醫發〔2017〕3號)有關要求,通過加大投入、專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支撐、政策配套等措施,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省級醫院開展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作。要統籌轄區內醫療資源,根據跨省就醫需求和臨床專科情況,規劃建設省級醫療中心和省域內區域醫療中心,針對發病率高、轉出率高的疾病和地方病,加強相應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力爭在省域或者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解決疑難危重患者看病就醫問題。

子宮頸檢查或及注射預防疫苗是預防HPV的最有效方法。在香港,HPV基因檢查及子宮頸檢查可由家庭醫生、全科醫生或婦科醫生進行,研究證實,定期進行檢查可大大減低患病風險.

三、以縣醫院能力建設為重點推進分級診療城鄉分開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縣醫院人才、技術、臨床專科等核心能力建設,提高縣醫院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縣醫院診療科目設置,在健全一級診療科目的基礎上,逐步完善二級診療科目。進一步加強臨床及其支撐專科建設,提升對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傳染病、地方病的診療能力。通過改善設備設施、引進專業人才、加入專科聯盟等措施,提升急診、兒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等薄弱專科能力。加強與上級醫院的技術合作,引進並推廣適宜技術項目,提高內鏡、介入治療等微創技術臨床使用比例,提升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診療能力。力爭到2020年,全國有500家縣醫院和500家縣中醫院分別達到縣醫院和縣中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准,絕大多數縣醫院達到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准,努力實現大病不出縣,解決縣域居民看病就醫問題。

四、以重大疾病單病種管理為重點推進分級診療上下分開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指導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重點做好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腦血管疾病、腫瘤等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分級診療,按照我委印發的有關分級診療技術方案和雙向轉診基本原則,細化慢性疾病單病種分級管理要求,明確不同級別和類別醫療機構職責,建立分工協作機制。要完善雙向轉診制度,重點暢通向下轉診通道,明確轉診標准和轉診流程,將急性病恢複期患者、術後恢複期患者及危重症穩定期患者及時轉診至下級醫療機構,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老年醫療照護、家庭病床、居家護理等相結合的服務模式。逐步增加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內上級醫院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留號源的數量,經預約轉診的患者優先安排就診,對需要住院治療的預約轉診病人設立綠色通道,逐步建立基層首診、轉診的就醫模式。要采取多種措施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疾病必需藥品可及性,提高患者用藥便利性,提升基層藥學服務能力,確保基層用藥合理安全。

中西醫調理健康養生是近年深受關注的話題!不論中醫或西醫,都研製很多健康食品,尤其中醫調理的療程和副產品,更是大行其道!健康情報專區,邀請不同範疇的醫生,中西合璧,為你深入解開坊間的養生疑團,更會糾正不少流傳的誤解。

五、以三級醫院日間服務為重點推進分級診療急慢分開

符合條件的三級醫院要穩步開展日間手術,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逐步擴大日間手術病種范圍,提高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縮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候手術時間,提升醫療服務效率。鼓勵有條件的醫院設置日間病房、日間治療中心等,為患者提供適宜的日間診療服務,提高床單元使用效率。三級醫院要主動調整門診病種結構,引導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患者向下轉診,逐步減少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患者占比,增加手術、急危重症的診療量占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穩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優先做好老年人、孕產婦、0-6歲兒童、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患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重點人群的簽約服務,按照相關服務規范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加強貧困人口、殘疾人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的簽約服務工作。通過優質服務基層行、基層服務能力評審評價、社區專科能力建設、社區醫院建設試點等,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醫療服務能力,規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